【人民日报】代表委员热议保障和改善民生: 帮群众解难题 为群众增福祉
发布时间:2019-03-14来源:作者:
浏览:0 打印
字号:大中小
近年来,我国各项民生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完善、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针对如何解决民生领域存在的难点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代表委员深入讨论,提出务实之策。
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将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全部用于村和社区,务必让基层群众受益。
“解决因病致贫、返贫,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乡村医生是重要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代表表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乡村医生人才短缺、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较低等,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牛朝诗代表建议,一是加大乡村卫生队伍建设力度,多渠道引进人才,建立稳定的乡村医生队伍,拓宽乡村医生岗位人员补充渠道。二是设立激励机制,吸引全科医生、城市退休医生加入乡村医疗队伍。三是将乡村医生的培训纳入全科医生的培训,帮助乡村医生真正提升服务能力。另外,还要提高乡村医生的收入,完善村医养老保障制度,使乡村医生留得下、稳得住、过得安。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鲁友明委员表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当前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少偏远乡村仍缺少合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构建合格农村医护人员培养体系是当务之急。他建议高校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从贫困地区和偏远山村招收有志于从事医疗工作的考生,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并通过条款确保其毕业后能够回到贫困地区和偏远山村从事医疗服务。同时,借鉴乡村教师体系建设的经验,提高乡村医疗服务人员待遇,尊重、优待医疗服务人员,使合格医疗服务人员能够扎根农村。
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东关街道社工服务中心主任袁红梅代表表示,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养老是重点之一。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是基础、社区是依托、机构是补充。当前,“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正在河北石家庄试点,为老年人或老年家庭就近提供短期集中照护和居家上门服务,具备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康复医疗、社工介入、上门服务等功能,主要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的问题,很受居民欢迎。袁红梅代表认为,近年来各类养老机构发展迅速,但优质养老院一床难求、社区养老保障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推广“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让养老服务成为社区标配,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乐享幸福晚年;应进一步规范、引导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营业资格、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内容范围、服务质量标准、服务收费以及免税等优惠扶持做出明确界定。同时,还应设立督查机构,确保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不打折扣。
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委员建议,进一步推动长期护理险与居家养老结合。居家养老是老年人的首选养老方式,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旺盛,目前我国长期护理险制度试点鼓励发展社区居家护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为此,袁亚非委员建议,引导和鼓励长期护理险与居家养老结合,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加强民政部门与医保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一方面对居家养老、长期护理险服务项目进行明确分类、建立标准;另一方面对服务对象进行再评估,既符合居家养老也符合长期护理险条件的老人,同时享受这两类服务,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护”。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我们参与创作演出的民族歌剧《刘三姐》,把广为人知的民间故事改编、搬上了现代舞台,深受观众喜爱。现在,我们又在创排现实题材音乐剧《发现龙脊》,通过讲述广西龙胜龙脊地区人民的奋斗故事,展现百姓的奋斗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洪代表认为,好的文艺作品具有精神和灵魂,能够起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艺术创作特别是舞台艺术创作必须深入生活,紧跟时代的步伐,聆听人民的声音,记录身边的变化,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雷洪代表建议,文艺工作者在积极创作更多更好文艺作品的同时,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多开展文艺下乡进村活动,多开展驻场演出,把优秀作品送进乡村、送到百姓家门口,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肩负责任,不让一个人在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道路上掉队,真正让民族文化壮起来、精神文明美起来。”雷洪代表表示。
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代表认为,当前农村文化活动相对匮乏。刘家奇代表建议,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能力,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基层文化服务能力的指导,创造优秀的文化产品。同时,乡村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动村民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些有条件的村可以组建文艺宣传队,组织村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同时,还要注重寓教于乐,把村规民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好人好事等编入表演中,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